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优秀教师的骨干示范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2022年10月 17日上午,食品药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在玉阶楼204教室开展教师公开课教学活动,由教师王金凤为202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二班讲授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第一章节内容“原核微生物”。
公开课现场
王老师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同学自愿分享在学习生活当中找寻的一些特殊感悟和体会,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他们的表达沟通能力。检查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提醒完成度低的学生。针对本次授课内容,以幽门螺旋杆菌和200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医生“挑战传统,以身试菌”的事迹为例,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增加同学对微生物学习的愿望以及领悟到科学需要执着的敬业精神。通过开展随堂测试,及时了解上一次课程学生课堂学习掌握的能力。串讲完原核微生物主要知识点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食品中常见的细菌,图文并茂上传学习通进行小组分享;课后学生选用不同的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整章知识点,同学之间互评打分。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学习平台,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互动环节,使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微生物结构简单确又不“简单”,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学习。
学生课前交流
课堂案例导入
同学们认真听课
课程结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重新设定教学目标,融入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和思政元素,以训练思维为指导,强调理论结合实践,学生完成从生手到熟手再到能手的转变。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效果、团队协作和师生交互,利用学习通构建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化资源、利用微信和QQ等软件为学生的小组合作搭建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按照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目标和任务驱动,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强化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实践、分析、知识应用能力,又可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次公开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老师们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我院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不断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增添了自信和力量。(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 /文、图:王金凤,郑锦玲/一审:张怀辉;二审:谭淑文;三审:施碧强/一校:王金凤,郑锦玲;二校:谭淑文;三校:施碧强/责任编辑:李玛)